看见读书笔记

来源:网络推荐 时间:2018-02-15 00:06

看见读书笔记

  以前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身材瘦小,面容清秀的女记者,看起来柔柔弱弱,但采访时却思维敏捷,语言犀利,对待一些弱者又流露出感性的一面,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这个有着一身书香气息的女记者---柴静,听说她自己写的书《看见》,便迫不及待的买来品读起来。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自己在十年间的成长历程,在采访中,她尽量站在客观的视角,不带感情呈现真相,生怕真相会流于眼泪之间。记者是不易的,要有独特的视角,还要宽容,对横眉冷对的她来说更是不易的。所以她也在不断地认识着自己的缺点,接受着各种纠正与反纠正,从文中也能看出,刚做记者的时候,她明显横冲直闯,就差头破血流,委屈也是大大的有,后来就游刃有余了,内心的强大带来柔,平淡朴实了许多,使她赢得了事业更上一层楼和同事间深厚的友谊。

  书中很多章节叙述了很多中国新闻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汶川地震、03年非典、征地、环境污染等等,很多人都知道这些事,然而柴静说,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没有经历过,就是一种遗憾![由整理]

  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既渺小又伟大。大自然若是生气,我们只有默默承受的份。经历过大灾大难的人,心中或许都有一些坦荡,以后的生活都没有比这更大的难关了!所以我们若觉得沮丧,想想在灾难中活下来的人们,那我们的经历也就微不足道了。大事件或是小事件,都能反映出情感或是问题,只是关注的人多,聚集的能量也大,关注的人少,只有敏感的人才能有感触。柴静就是用她的敏感让更多的人关注,从而得到反响与共鸣。

  很多悲剧都是来自家庭的原因,次而才是社会这个大的环境。药家鑫和宋的故事、双城的创伤、留守儿童等这些都是在有一定问题的家庭里发生的,怎样教育孩子,应创造什么样的家庭环境给孩子真是太重要了。孩子是脆弱的,长久的感情得不到发泄会引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柴静说她曾经是喜欢站在弱者的一方,若是发现了对方的缺点,对方才变得容易亲近起来,若是优秀得让人看不到任何瑕疵,定是让人难以接近。孩子就是这样,孩子即使对大人们有不满,也因为无法跟他们沟通最后酿成悲剧,所以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建立好的沟通习惯,平等的对待孩子,站在孩子的位置上思考问题,你就能够理解他们,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在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而是韧性。药家鑫和宋,通过了解他们的父母,有着惊人的相似,父亲在家里都非常强势,认为打击孩子就是对他的磨练,平时生活要求严厉。最后药家鑫事件出现后他的父亲才反思到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所以在做父母这个角色之前,就应该深入学习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因为这个角色的扮演是不允许重新来过的!

  卢安克的故事最动人心弦。无牵无挂,当你放弃了自己,才能收获真正的自由。本来我还认为自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在卢安克面前似乎太站不稳脚跟。卢安克就像平静的湖水一样,平淡无奇,波澜不惊,无论外界给予他怎样的创伤,他都能吸纳其中,反映出来的都是美好。身为德国人,他竟然在中国最偏远的山区以极大地爱心与耐心教授留守儿童,虽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以他的教学理念在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看不到任何教学效果,他仍然默默的坚守着那片纯净的沃土。柴静说:人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从卢安克身上,她总结出了以上的话语。

  柴静的这本《看见》告诉我们: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往往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柴静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这样的品质和精神同样适用在成长中的我们。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谢谢合作!
继续阅读
热门新闻

联系我们

客户端下载 赞助、建议、留言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最新推荐
分类信息发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