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

来源:网络推荐 时间:2018-02-21 16:36

春暮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
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
青草池塘独听蛙。

注释
绿阴:绿树浓荫。
冉冉:慢慢地,或柔软下垂。
天涯:天边。此指广阔大地。
池塘:原作“池边”,据《宋诗纪事》改。
独听蛙:只听见蛙鸣声。

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图1)

参考译文
没人去注意那门外纷纷飘落的红花,树木的枝条低垂,浓郁的绿阴,直铺向海角天涯。树上的黄莺儿啼声渐渐停下,春草芊芊,我独自站立在池塘边,听着青蛙不停地叫着,一片喧哗。[2]



赏析
《春暮》是宋代诗人曹豳(bīn)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物的诗,描写花、鸟、叶,衬托出“暮”字,点明题意。明媚的春天已经悄然消失了,花儿落了,大地上已万木葱茏;莺歌歇了,青草池塘处处有蛙声。一番感叹,抒发了诗人的惜春之情。两两相对,把暮春时节的那种繁盛和热闹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这首绝句写的是暮春三月的景象。繁花凋谢,树阴绿浓,莺啼声渐渐消歇,春草池塘的蛙声开始热闹起来。诗人选择的几个物象,花落、绿阴、莺老、蛙鸣,无一不是暮春典型景况,通过这些,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的暮春全景。
大凡写暮春的诗词,总是由惜春而充满着愁怨,尤其是对落花,没有不带有伤感的,如杜甫诗“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更愁人”(《曲江》)就是如此。黄莺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鸟,它到了春暮,叫声便遂渐稀少,诗人往往借莺啼停息前的鸣声,感叹春天的逝去。如王安国《清平乐》云:“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秦观《八六子》词,则将飞花、黄鹂(即黄莺)合成一片凄凉世界,表示对春天逝去的黯然销魂,词有句云:“那堪千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曹豳这首诗,却一改悲凄情调,把暮春景色写得分外地开朗。诗人对逝去的春光不存在伤感,而对将来的初夏,充满喜悦。于是,诗说对落花不去过问,对莺声的消失也不放在心上,因为繁花有绿阴来代替,莺啼有蛙鸣来代替。这四种景象,在暮春是同时存在的,诗人不是把它们简单地并列,而是两两对映,在情感上侧重于对后者的鉴赏,着重对后者的描绘。所以花落、莺老,诗对这类衰退的现象只是一笔带过,而说绿阴冉冉,似乎是一支画笔,把整个世界涂抹得苍翠欲滴;春草池塘,处处蛙鸣,诗人独立凝听,格外赏心。诗把这些新生的、充满活力的景物渲染得有声有色,使暮春别有一番情趣,诗人的心情便和盘托出,情趣横溢。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云:“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通过议论,表现对节物转换所采取的豁达;曹豳这首诗与秦观的看法相同,但把自己的感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各有长处。宋诗的理趣,也正是从这两种艺术手法中得到充分体现。

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图2)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谢谢合作!
继续阅读
热门新闻

联系我们

客户端下载 赞助、建议、留言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最新推荐
分类信息发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