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小院_生活随笔

来源:网络推荐 时间:2018-02-19 02:17

曾经的小院_生活随笔(图1)
  初夏,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我沐浴在阳光中,暖暖的,内心还有一丝骚动,因为在阔别20年后,我又回到了安放我童年记忆的地方——陈村。     寻找我原来的家,我有些迫不及待,怀揣着一颗忐忑的心,向弋江大桥北岸的桥头走去。虽然时过境迁,但我还是凭着记忆找到了家的原址。让我惊喜的是房子还在,并且住着人家。     我抚慰了一下心情,在房屋的外围来回走了两遍,仔细地查看房屋的变化。从外面看,房子的结构变化不是太大,砖墙黑瓦,还是原来的,只是略作修饰。曾经的小院现在已经堆满了杂物,显得很凌乱,原来是面朝南的院子,现在已变成了房东的后场,成了堆放杂物的地方,当年的小院已荡然无存。     我站在院子的旁边,看着院里的杂物,任凭思绪慢慢地流淌,孩时的院落画面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我家住的小院有七户人家,记得小院的东南角有一个自来水龙头,是七户人家公用的,吃水、洗衣物、洗碗都使用它。另外,院子里还埋了几根木柱,木柱之间拉上了铁丝,是用来晒衣被的。现在看来不大的院落,在当年却不觉得小。七户人家的孩子在这里玩耍,在这里生活,在这里长大,留下了很多孩时的欢乐,也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夏天的傍晚,暑假的早晨------,让我久久的不能忘怀。     夏天的傍晚时分,太阳西下,金色的晚霞渐渐地退去了她的彩装,普照大地的太阳公公,也将离我们而去。此时,七户人家都在准备吃晚饭了,在晚饭前大家都要做些准备,先是将门前的地面洒水降温,再将能收缩的小方桌和折叠椅搬到院子里,一家人便围坐在桌旁开始吃晚饭。这既是一个家庭的聚餐,也是整个院子七户大家庭的聚会。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交谈。张家是稀饭烙饼,李家有馒头稀饭,谁家吃什么?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还有的家庭将晚餐食品互相交换,可见七户人家相处的是何等的融洽,真是一个大家庭啊!这样一个温馨的场景,已经嵌入了我的记忆里,永远不能忘怀。     饭后,收起桌椅,架起竹制凉床开始纳凉。那时,家用电扇还没有普及,更不用说空调了,唯一的降温用具就是芭蕉扇。我们小孩睡在凉床上,看着天空,数着天上的星星。那时的夜空真是很美啊!一弯明月高挂在天空,碧蓝的天空中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闪烁发亮的星星,时常还有流星在天空划过一道白线,并迅速地躲藏起来,消失在月夜中,好像在和我们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真是一幅天然浑成,极美的夜景画。真可惜,这样的夜景画我们在城里已经看不到了。     此时,大人们在欣赏天空夜景的同时,还在交谈着大人们的话题,有幽默者还说说笑话,谈谈趣闻异事。经过一天的劳累,这也是他们最惬意的时候,在淡淡的夜幕下,头顶着一弯明月、漫天的星斗,看看身边的儿女,最美最幸福就在此时。在大人的交谈中,小孩们便渐渐地进入了梦香,直到夜深我们才被家长叫进房间睡觉。     暑假的晨曦,是小院最热闹的时候,清晨的微风吹抚着树叶发出沙沙地响声,白杨树摇曳亭亭玉立的身躯,迎着破壁而出朝阳,像个士兵守卫在我们身旁。     这个时候,我们七户人家的孩子都要帮大人做一件事,承担一项现在的小孩没有做过的事情,买菜。当时的菜场就在我家屋后的一段马路的两边,所以我们院落的孩子买菜比较方便,菜买回来后,大家就坐在院子里,边听着广播边摘菜,有说有笑,打打闹闹。     我最喜欢剥毛豆,毛豆剥完后,将杆绕成一把一把的往厨房顶上一扔,待晒干后再用竹竿挑下来烧火。女孩子喜欢撕山芋杆,一根山芋杆在她们手中撕折了几下,就变成了一个大大的耳环,将之套在耳耳朵上,手舞足蹈,翩翩起舞,男孩子见状,便送上一句,臭美。     收音机里,播放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少儿节目《小喇叭》,这个节目是少儿最喜欢的节目。在我的记忆中,民间和童话故事天天听,生活和科普故事天天讲,而讲故事的孙敬修、康瑛、曹灿等,都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的播音员。从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里,我们吸吮着知识的营养,不知不觉一个快乐早晨就过去了。     当金色的太阳照射到院子的时候,大家便各自回家了。当第二天的晨曦到来的时候,小院又重复着昨天欢乐。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谢谢合作!
继续阅读
热门新闻

联系我们

客户端下载 赞助、建议、留言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最新推荐
分类信息发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