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朗诵技巧

来源:网络推荐 时间:2018-05-02 23:40

  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夫死之后,饱受相思之痛、怀乡之恨和颠沛流离之苦,在凄凉的晚年写下了著名的词作《声声慢》。该词通过描写寒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词人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么,我们朗读时该如何传达这愁情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朗读技巧,欢迎阅读。

  梁启超先生评论《声声慢》时曾说:“那种茕独栖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因而,我们朗读时应该用低沉悲戚的语调和较为缓慢的语速。又因各句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所以在词语的断连、重音、拖音等的处理上也应不同。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北雁南飞,自己正在伤心,那从故乡的方向飞来的大雁却是原来曾为自己和丈夫传信的老相识,真可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其实雁未必相识,但思乡怀人之情极真。短暂的回忆和怀想或许能带来一丁点儿慰藉,但残酷的现实却很快便把词人拉回愁苦之中,故国沦落、山河破碎、丈夫去世、知音难寻、辗转飘零……这怎能不更加引发词人无限的思念和不尽的哀伤?因而“雁过也”应语带惆怅,读得轻缓并作适当停顿,而“正伤心”要读得低沉落寞,“却是旧时相识”就要饱含不堪回首的心酸和痛苦了。朗读时,要注意情感的这些细微变化,通过语调的抑扬和语音的轻重读出起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开篇连用叠词,营造了一种愁惨凄凉的氛围,应该读得缓慢低沉抑郁。这十四个字把我们带入了巨大的悲情和痛苦中,让人情不自禁地去想象当时的情景。李清照,一个曾经“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惊起一滩鸥鹭”的天真活泼可爱的少女,如今却不顾形象,甚至处于半痴狂状态,那么急切、那么渴盼地寻找到什么抓住些什么来聊以慰藉。然而,她却一无所获,周围是“冷冷清清”,便不由得感到“凄凄惨惨戚戚”。这样强烈的愁情,这样无助的人儿,怎么能不猛然间就撞疼了我们的心哪!所以,我们要一字一顿,读出跌宕起伏,读出“寻寻(阳平)/觅觅(去声),冷冷(上声)/清清(阴平),凄凄(阴平)/惨惨(上声)/戚戚(阴平)”这种音调上的节奏,同时注意做到声断气不断。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这两句是说,在这种寒冷萧瑟的时候,词人的世界里,一切都失去了色彩,没有了味道,借酒消愁也无济于事。表现出词人极力抗拒却无法抗拒的愁苦和悲哀,要读得悲戚,应该重读“最”“淡”“敌”等字词。为了渲染这种无奈的悲苦,突显倔强、不甘背后的凄楚和无助,“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一句中,第一处停顿可稍微延长,留点空白。另外,“晚来风急”中“风/急”二字可以运用颤音的技巧来增强感染力。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如今秋意正浓,庭院中盛开的菊花像是堆积起来的一样,但是词人却因为忧伤而憔悴瘦损,无心赏花,更无意摘花。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而不堪摘了,词人哀叹之余,还由此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愁情便愈发泛滥了。因而要读出惜花怜花、自哀自伤的悲戚之感。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句则写出了词人内心空荡,无聊无助无望无奈的孤独寂寞和痛苦煎熬,要读得哽咽欲哭。朗读时,“独自”和“黑”应有稍长停顿,并作重音处理。另外,“黑”字可借助咽字的技巧,在仿佛无法言语、不忍言语却又必须言语的状态下吐出,会有很强的感染力。词人的悲戚与痛楚也会得到更加生动而完美的诠释。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为了更好地传达词人此时这种无法排遣的愁情,我们要“以意逆志”,设身处地,做到“眼前有景,心中有情”。

  我们可以想象,在这萧瑟的秋天,夜幕渐渐落下来了,象征着凄苦的梧桐寂寞的站立在庭院里,稀疏的枝条在凄冷的秋风中无助的摇晃,无情的雨滴不断地敲打着开始泛黄枯萎的的树叶。这死寂的意境给我们一种阴森、冷清、落寞的感觉。度日如年、备受煎熬的词人独自一人呆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听着雨打桐叶的声音“啪嗒——啪嗒——”。这雨不只滴在树叶上,更滴在词人那千疮百孔的心上啊,因而,“更”字要重读,“点点滴滴”四个字要由轻到重,一字一顿。另外,朗读时,还应掌控和润饰好自己的声音,把这种凄楚和煎熬读出来。

  我们还可以想象,无边的黑夜在不急不缓、单调清晰的雨滴声中显得愈发寂静,格外空洞,尤其可怕。词人也愈发感到空虚、寂寞、悲凉和无可名状的压抑,甚至会心慌、焦躁,坐立不安。终于,种种愁情、种种怨恨一齐涌上心头,喷薄而出。所以,“这次第”读得要快,音量要大,表现出痛苦和辛酸的无法掩饰、不可压抑。此三字读完之后,应有稍长的停顿,以示词人欲说还休,欲诉无语,欲泣无泪的状态。“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愁”字必须重读,可语调上扬,“了得”二字,则宜放慢语速,轻声传出。为了增强感染力,可以运用哭腔,“了”字适当拖音,“得”字如在喉咽,颤音强吐。这样词人的千般愁绪、万般无奈和无限痛苦便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愁绪漫天余味不尽的效果。

  总之,《声声慢》全词无一“泪”字,却满纸呜咽,浸染了李清照一生的悲剧故事和心底的种种怨愁,可谓景景含愁,句句悲苦。她极力烘托渲染,抽丝剥茧般细细地纺织这漫天的愁绪,通过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相思之苦、破家之愁、亡国之恨,感人至深,着实值得我们用心揣摩,细细品味,深情吟诵。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谢谢合作!
继续阅读
热门新闻

联系我们

客户端下载 赞助、建议、留言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最新推荐
分类信息发布网